【臺北市立大學×富里鄉農會-種下一畝藝術 收成一片共伴】
臺北市立大學秉持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理念,積極推動以教育實踐回應地方需求的行動方案。北市大師生團隊於今(9)日前往花蓮縣富里鄉,展開「藝畝田行動」實地紀錄及文化交流活動,攜手富里鄉農會、中華民國村聲教育協會,並正式啟動「北市大富里契作農田」合作。本計畫由北市大認養富里鄉稻田進行契作,所收成稻米預計將捐贈需要關懷與支持的人士,兼具教育意義及社會公益價值。
本次活動內容充實,除舉行「割稻體驗」外,亦完成「北市大校徽稻田彩繪」與「泥火山豆腐」在地體驗,並由北市大團隊進行全程影音拍攝紀錄。北市大邱英浩校長與多位師長親自參與割稻活動,象徵學校以實際行動支持地方農業及永續教育。此行也特別拜會卓溪鄉公所、抱抱熊學堂、羅山學堂、富里國小及太平國小等教育夥伴,並辦理「臺北市立大學花東無界共伴計畫」辦公室掛牌儀式,強化在地連結、實踐社會責任。
「藝畝田行動」不僅是大學與地方的合作,更是結合大學USR、企業ESG及地方創生的跨域實踐。北市大攜手富里鄉農會、中華民國村聲教育協會,並獲得紐澳華溫泉山莊、天麒建設等企業共同響應,以創新的「產地×企業×NPO×大學」共創模式推動社會永續。透過教育專業、企業責任與地方產業的結合,打造以土地關懷與藝術教育為核心的標竿個案。
富里鄉農會12月24日預計舉辦「稻草藝術季」,北市大師生將登台演出音樂及武術展演,透過藝術、體育與文化表演,展現北市大深耕地方的教育能量。
本計畫推動結合地方政府及產業資源,共同促進在地產業聚落、社區文化創新發展,增進學生對在地認同,激發在地就業或創業,並透過公益稻米捐贈傳遞社會關懷。同時,北市大將與富里鄉農會聯名推廣「北市大米」,提升都市青年對在地農業的認同。此行動不僅展現大學回應社會、深耕土地的實踐力,也體現北市大作為首都大學,以永續教育為核心,連結文化、美學與社會責任的整合願景。
(資料來源:公關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