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國際教育服務再升級!臺北市立大學國際史懷哲志工團前進馬來西亞,實踐教育無國界的理念!】

邱英浩校長親臨授旗,將象徵責任與榮耀的隊旗交予即將踏上國際教育志工旅程之師資生。圖片
邱英浩校長親臨授旗,將象徵責任與榮耀的隊旗交予即將踏上國際教育志工旅程之師資生。
學生於自然科學課程中,透過觀察葉脈形態與認識其功能後,親手製作葉脈標本,展現學習成果,亦體現科學素養與美感創意的融合。圖片
學生於自然科學課程中,透過觀察葉脈形態與認識其功能後,親手製作葉脈標本,展現學習成果,亦體現科學素養與美感創意的融合。
師資生運用簡易教具—冰棒棍,引導學生模擬地震發生時建築結構的變化,透過實作活動認識防災觀念與工程力學的基礎原理,寓教於樂。圖片
師資生運用簡易教具—冰棒棍,引導學生模擬地震發生時建築結構的變化,透過實作活動認識防災觀念與工程力學的基礎原理,寓教於樂。
師資生以輕黏土協助學生親手打造火山模型,並以小蘇打粉與食醋混合進行化學實驗,生動模擬火山噴發情景,啟發學生對自然現象與科學反應的興趣與探究精神。圖片
師資生以輕黏土協助學生親手打造火山模型,並以小蘇打粉與食醋混合進行化學實驗,生動模擬火山噴發情景,啟發學生對自然現象與科學反應的興趣與探究精神。
師資生帶領學生以保特瓶與氣球自製空氣砲,透過吹動乒乓球的實驗操作,引導學生認識空氣動力學原理,並於遊戲中體驗科學的趣味性。圖片
師資生帶領學生以保特瓶與氣球自製空氣砲,透過吹動乒乓球的實驗操作,引導學生認識空氣動力學原理,並於遊戲中體驗科學的趣味性。
發布日期 : 2025-07-18

由臺北市立大學師資培育及職涯發展中心籌辦的「國際史懷哲教育志工營隊」,於114年7月5日至7月21日前往馬來西亞柔佛州,展開為期14天的國際教育服務與跨文化交流。本次服務對象以永平中學(小學部)之弱勢學童為主,並邀請華南小學、四加亭小學與中江小學等鄰近學校的學生共同參與,具體實踐「教育無國界」的理念。

本次營隊以自然科學為教學主軸,融入跨領域元素,設計出一系列互動式課程,讓當地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探索知識、激發學習熱情。從創意十足的科學闖關活動,到與在地小學生攜手策劃校內「科學小展覽」,學生們運用生活中可得的簡易材料,製作出令人驚豔的實驗道具,讓自然科學走進日常生活,孩子們興奮地說:「原來自然課可以這麼有趣!」

臺北市立大學師資生在營隊期間,透過實際授課與在地觀課,將課堂理論轉化為實際教學實踐,從教案設計、班級經營,到因應不同文化背景學生的學習需求,每一步都是挑戰也是成長。正如一位師資生所分享:「第一次站上異國講台,緊張又興奮;看到學生因我們的教學展露笑容、充滿好奇,內心既感動又踏實。」

除了課堂教學,營隊也安排了與當地教師的座談與課程設計交流。雙方就小學課程規劃、教學資源與學生學習方式深入對話,不僅拓展了國際視野,也為未來的教育合作奠定堅實基礎。

本次營隊的一大亮點,為跨域師資的共同參與。參與師資生分別來自教育學系、中國語文學系、英語教學系、視覺藝術學系及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等,透過專業整合共同規劃課程,為自然科學教學注入更多元與創新的面貌,使活動更具特色與深度。

本次營隊圓滿成功,不僅深植北市大教育志工精神於人心,也展現大學實踐社會責任(USR)與推動創新國際教育的堅定承諾。未來臺北市立大學將持續推動國內外偏鄉與弱勢族群之教育服務,結合大學資源與在地需求,落實史懷哲精神,推動無界共伴的教育願景,讓更多師生與在地社群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中共創價值、共築希望。

( 資料來源 : 師資培育及職涯發展中心 )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