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人本街道理念擴散!北市大攜手21校與國土署共築友善步行環境】

ImgDesc
ImgDesc
ImgDesc
發布日期 : 2025-01-07

臺北市立大學自113年9月27日率先加入內政部國土署「人本街道校園推展聯盟」後,積極推廣人本街道理念,並促成多所大學加入。在校長邱英浩的推動下,聯盟成員於113年11月26日擴大至6校,於114年1月7日再增加14所學校包括中央警察大學、臺北藝術大學、弘光科技大學、屏東大學、臺北商業大學、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大同大學、輔仁大學、東華大學、國立體育大學、中原大學、義守大學、朝陽科技大學及中國文化大學;以及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共同完成簽署儀式,截至目前為止聯盟已累積22所學校共同參與,展現高等教育機構對人本街道發展的高度關注。當日,內政部國土署亦邀請已加入聯盟的學校參與座談,共同探討推動人本街道的策略,並分享實踐經驗與未來規劃。

臺北市立大學校長邱英浩表示:「感謝國土署吳署長及其團隊的努力。目前已經有北部大學成功實施相關規劃,並獲得補助,鼓勵大專校院共同響應這項計畫,期待透過教育與實踐,讓年輕世代學習道路合理利用的新觀念,進而提升城市生活品質。過去的規劃缺乏教材與國際學習機會,導致年輕人較缺乏實踐的典範,而大學正是聚集臺灣下一代的重要場所。因此,國土署將製作的教材提供給校園應用,並設計相關課程,幫助學生以創新的方式參與城市規劃。此外,此計畫並非僅限於學術討論,而是一場針對道路與城市規劃的「解放運動」。透過學生參與平臺,結合國土署補助支持,年輕人得以提前接觸土地責任與保護意識,將理論與實踐結合。最終目標是培養具備行動力與環境意識的下一代,創造更進步的城市發展模式。」

內政部國土署署長吳欣修表示: 「本次推動以學校為起點,目標在於從根本改善道路規劃,將安全與幸福感融入設計,讓道路不再只是單純的工程理念,而是兼顧生活需求的公共空間。以校園及周邊道路為切入點,學生成為主要使用者及提案者,他們從步行、自行車到未來汽車、大眾運輸的使用經驗,使其對改善道路空間有深刻的需求與見解。特別是邱校長倡導在學校設立相關課程,培養學生重新思考道路規劃的實務模式,這不僅增強其責任感,更能在未來社會中發揮影響力。」

「人本街道校園推展聯盟」致力於提升生活周邊街道的友善程度,創造以行人優先、永續發展為核心的公共空間。臺北市立大學作為倡議先鋒,展現校方對公共空間改造的高度重視。未來,臺北市立大學將持續與國內各大學及政府單位協力推動人本街道理念,實現更宜居、更人性化的街道與校園環境,共同為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

瀏覽數: